如前所述,传统的橡胶增韧理论定性研究增韧过程,"# 世纪 $# 年代以来,随着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研究手段的发展,理论的研 究开始向定量化发展,从橡胶增韧到刚性有机粒子、无机粒子增韧的 发现,为材料性能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。
(一)!"’# 增韧理论
美国杜邦公司 $%"&’() !" 博士在 *+ 世纪 ,+ 年代对橡胶增韧
-.// 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提出了临界粒子间距判据的概念,对 热塑性聚合物基体进行了科学分类并建立了塑料增韧的脆韧转变的
逾渗模型,将增韧理论由定性分析推向定量的高度。
!认为共混物韧性与基体的链结构间存在一定的联系,给出了 基体链结构参数———链缠结密度"’ 和链的特征比 01 间的定量关系 式:
!2 ! "3("
4 #!$ 1 )
式中 # % ———统计单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;
"& ———为非晶区的密度。
56%78 给出了"’、01 两个参数的定义如下:
!’ ! "3 " # ’
式中 9’———缠结点间的相对分子质量。
*
+
$ 1 ! 6: ;
’! 1
式中 ( * ———无扰链均方末端距;
) ———统计单元数;
’* ———统计单元均方长度。
)’*
(&* 为自由连接链的均方末端距,因此,01 可表征真正无扰链的 柔顺性。
<73;’7 给出了银纹应力#8,与"’ 的关系:
#* "!+ = " *
<3;>%"7 则给出了归一化屈服应力#8的表达式:
指出聚合物的基本的断裂行为是银纹与屈服存在竞争,而!! .!/ 的比值则定量地反映了这种竞争的程度。"( 较小及 0+ 较大时,基 体易于以银纹方式断裂,韧性较低;"( 较大及 0+ 较小的基体以屈服 方式断裂,韧性较高。
#科学地将热塑性聚合物基体划分为两大类。$%&’()# *& 根 据上述研究结果将聚合物基体划分为脆性基体(银纹断裂为主)和准 韧性体(剪切屈服为主)两大类。
银纹为主:"( 1 3 4 ,566%7 . 869 ,0+ : 约 ; 4 5。 剪切屈服为主:"( : 约 3 4 ,566%7 . 869 ,0+ 1 约 ; 4 5。部分聚合
物基体的链参数列于表 , , <。
从表 , , < 看出,增韧 =>?、=>?? 均属于以剪切屈服为主要 能量耗散形式,表现出较好的韧性。
式中 $8———归一化屈服应力;
#?———屈服应力;
过程中发现,对于准韧性高聚物为基体的橡胶增韧体系,当橡胶的体
积分数!!、基体与橡胶的亲和力保持恒定时,其脆韧转变发生在一 个临界粒度 "#,且 "# 随!! 的增大而增大,其定量关系为:
式中 "’———临界基体层厚度(即临界粒子间距),是共混物发生脆 性转变的单参数判据。
()*+#,- .* 认为只有当体系中橡胶粒子间距小于临界值时才 有增韧作用。相反,如果橡胶颗粒间距远大于临界值时,则材料表现 为脆性。"’ 是决定共混物能否出现脆韧转变的特征参数,它适用所
有增韧共混体系。
其理由如下。当橡胶粒子相距很远时,一个粒子周围的应力场 对其他粒子影响很小,基体的应力场是这些孤立的粒子的应力场的 简单加和,基体塑性变形的能力很小时,表现为脆性。当粒子间距很 小时,基体总应力场是橡胶颗粒应力场相互作用的叠加,这样,使基 体应力场的强度大为增强,产生塑性变形的幅度增加,表现为韧性。
(二)刚性有机粒子增韧理论
#刚 性 有 机 粒 子 增 韧 理 论。%/01 年,2*!3*’+4、5+63 在 研 究
78 9 :;( 和 78 9 :(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时,首次提出了有机刚性粒子 增韧塑料的新概念,并用“冷拉概念”解释了共混物韧性提高的原因。
认为对于刚性有机粒子增韧的聚合物,在拉伸过程中,由于分散粒子 和基体的杨氏模量及泊松比之间的差别而在分散相的赤道面产生静 压强,在这种静压强作用下,分散相粒子屈服而产生冷拉,发生了大 的塑性形变,吸收冲击能,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韧性。
刚性有机粒子对聚合物并不是都能产生增韧作用,只有当聚合 物基体的模量、泊松比与粒子的模量、泊松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时,才 有增韧效果。
$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理论。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合物是 <= 世纪 !"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。#!!# 年,李东明等在研究 $$ % &’&()
体系时指出,无机刚性粒子加入基体中,使基体的应力集中发生了变
化,基体与粒子的作用力在两极为拉应力,在赤道位置为压应力,由 于力的相互作用,粒子的赤道附近会受到拉应力作用,当界面黏性较 弱时,会在两极首先发生脱接,使粒子周围相当于形成一个空穴,空 穴赤道面上的应力为本体应力的三倍。因此,在本体应力尚未达到 基体屈服应力时,局部点已开始产生屈服,即同样促进基体屈服,综 合的效应使聚合物的韧性提高。
另一种机理认为,无机刚性粒子均匀分散在基体中,产生了应力 集中效应,当基体受到冲击时,易引发周围基体产生微裂纹。同时, 粒子间的基体产生塑性形变,吸收冲击能,无机粒子的存在,使基体 裂纹扩展受到阻碍和钝化,最终阻止裂纹发展成破坏性开裂。随粒 子的粒度细化,粒子的比表面积增大,粒子与基体的接触面增大,基 体在受到冲击时会产生更多的微裂纹和塑性形变,从而,吸收更多的 能量,增韧效果更好。
无机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有三种情况:’ * 无机粒子无规分 散或聚集成团或单独分散;+ * 无机粒子如同刚性链分散在基体中;, * 无机粒子均匀面单独地分散在基体中。
为达到理想的增韧效果,要尽可能地使粒子均匀分散。 总之,无机粒子的粒径大小、分散程度是影响增韧效果的主要因
素。由于无机粒子增韧聚合物研究起步较晚,其理论不十分完善,诸 多的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。
地址: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萧江镇后林工业区
邮编: 325403
联系人: 黄经理
手机: 13868332170
邮箱: cto@loongou.com
Copyright ©2004-2025 龙瓯|尼龙流动性剂|抗黄变剂H10|抗浮纤剂|PC稳定剂|超支化树脂|防玻纤外露剂PFE|PC扩链剂|无卤阻燃剂|PC流动性剂|三氧化二锑替代品|MCA增效剂|防玻纤外露剂|加工助剂|流动助剂|流动性剂|流动改性剂|锑替代品|阻燃协效剂|MCA协效剂|扩链剂|酯交换抑制剂|熔指调节剂|PP-V2阻燃剂|高效流动性剂|稳定剂H10|超支链化树脂|尼龙加工助剂|梳状树脂|树脂状树脂|耐析出无卤阻燃剂|PP高效阻燃剂|MCA阻燃改善剂|PC耐寒增韧剂|尼龙断链剂|酯交换抑制剂|防玻纤外露剂|加工助剂|流动助剂|氧化锑代替品|高硅增韧剂|流动改性剂|导电塑料|MBS|浙江|上海|江苏|宁波|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萧江镇后林工业区 邮编: 325403 联系人: 黄经理
手机: 13868332170
邮箱: cto@loongou.com 技术支持: 网聚网